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1
3
起源 解读 龚
4
妈 分享 回
5
123456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@六镇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1
3
起源 解读 龚
4
妈 分享 回
5
123456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@六镇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观察|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: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
桐城一派|倒在“跨年夜”的龚书记,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?
比佟丽娅还恋爱脑,怀孕7次流产4次,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
市管干部“龚书记”免职迷局
讣告!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,终年54岁,曾是无数人白月光…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修改设定,掌握人生
Original
镇长本人
大树乡谈2023
2023-06-03
今天谈谈健身和减重,不要小瞧这两个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掌控,何谈其他?这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区别。
现代人很累,工作、生活一堆事,一天下来筋疲力尽,觉得没时间、没精力再去运动,但工作上的累更多是非身体性的累,主要来自于神经疲劳,而运动恰恰可以调节神经,提高休息的效率。
适度运动不仅不会损耗精力,反而能够提升精力的上限,改善人的精神面貌,维持一种更加健康的生理作息和身心状态。
更多的好处不多说了,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,只不过知易行难,更难坚持,今天简单分享下小镇的一些经验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,也是抛砖引玉。
需要强调下,小镇说的仅适用于还没有形成健身习惯的朋友们,从“无”到“有”的过程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,但是等有了一定基础,形成了健身习惯,每个人情况、爱好不同,经验也更加丰富了,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,就不必小镇多话了。
先谈几点健身和减重的几个关键点。
1、大脑决定了我们的体重,减重必须想办法让大脑接受新的体重设定。
有的人喝水都会胖,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重设定值不同。在通常情况下,一个人的体重会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,这个区间是大脑采集身体各个系统反馈而确定的。
如果体重在短期内出现偏离,大脑就会调整人体激素分泌,比如提高或降低消化吸收的效率,从而让体重回归到设定区间,还可能出现矫枉过正。
正是基于这一点,所以减重必须是一个长期、持续的过程,欲速则不达,短期内如果减重太快,只要稍有放松很快就会恢复原来体重,甚至变得更重,一定要注意节奏,让大脑和身体慢慢接受新的体重设定。
一般合理的减重应该限定在每周0.25公斤到0.8公斤,或者6个月减重10%为宜,最终保持在健康区间内,以BMI(18.5-23.9)和体脂率(男性15%到18%,女性20%到25%)两个作为核心指标。
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内分泌系统的健康稳定,这是修改体重设定的关键。就需要规律作息、避免焦虑,还要形成稳定的健身习惯,这些都有利于加速“刷机”进程。
2、减重的唯一诀窍就是制造热量缺口,饮食和运动一个都不能少。
人体能量消耗主要分三部分:基础代谢、食物热力效应、身体活动。基础代谢指的是身体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消耗的能量,视运动习惯不同,占比一般在50%到75%;消化食物也需要消耗能量,占比一般在5%到10%。
上面这两个不太容易调节,比如基础代谢想要提高,主要靠提高肌肉占比(降低体脂率),可肌肉太难提高了,肌肉占比高的,
除了少数天赋异禀或者偏向体力劳动,否则肯定有长期良好的健身习惯。
重点到了第三项“身体活动”,一般占10%到50%,提高这部分消耗,就是减重和健身的两大关键之一,也是今天要重点说的,
从普通人角度该如何长期坚持更高运动消耗
。
除了消耗,另一个关键是摄入,也就是吃,一定要尽可能保持营养均衡,选择饱腹感强、热量低的食物,最简单的就是多吃蔬菜、水果(当季),减少脂肪。
在这里简单总结“三个误区”“适度放纵”。
第一个误区:
不吃主食(碳水),素食主义
主食一定要吃,这是大脑保持稳定运行的关键,不能为了减重留下一堆后遗症;而多种营养的充分摄入更是关键,注意减重的核心是“刷机”,对大脑、内分泌系统不好的方式都不可取。
当然因客观限制除外,但哪怕素食也一定要注重营养充分。
第二个误区:
不吃正餐
注意减重关键是调整体重设定,短期靠“绝食”快速减重绝不可取,不吃正餐更容易感到饥饿,反而吃的更多,而大脑也会以为现在进入食物匮乏,反而提高消化吸收效率,导致事与愿违。
第三个误区:
吃某种特定食物(药物、保健品)能燃烧脂肪,或者特定时间吃有利于减重。
有很多类似的说法,不一一驳斥,除了尽可能睡前4到6个小时不再大吃大喝以外,其他一切都不科学,一些热卖的有“魔法”的食物,不过是这几天一直强调的“消费主义”陷阱。
“适度放纵”:
别真变成了苦行僧,这也不吃那也不吃,聚会也不参加了,这也长久不了,不要挑战人性。只需要做到多数时间注意饮食,少数时间完全可以遵循自己的喜好,注意相比过去有所控制就好,毕竟这是长期的事,别用百米冲刺跑马拉松。
再谈谈健身,健身一定要顺应人性,想象下,对于不喜
欢玩游戏的人来说,玩游戏其实挺辛苦的,为什么就能乐在其中?
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即时反馈、数据量化。在游戏中做的任何事情都能体现在微小的数据变化上,积小成多,能够清晰的量化距离下一个目标还有多远,目标感、确定性,非常重要。
游戏还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点,就是流程设计,当人出现游戏疲劳的时候,创造一个接一个的兴奋点,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。
对普通人来说,千万不要非得考验自己的意志力,试图逼自己一把,请一定要相信,多数人的意志经不起考验,倒不如承认现实,想想怎么在最小损耗意志力的情况下,动起来,并长期坚持,形成稳定的习惯。
这并不容易,比如玩一个游戏,习惯了每天打开玩一玩,可能坚持了大半年甚至几年,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些事没有时间,断了连续,那之后很可能就不再玩了。
健身毕竟是一件逆人性的事,坚持下去比顺应人性的游戏更难,所以相比短期内上多少强度,长期可持续更加重要。
小镇的做法是借鉴游戏设计,把健身、减重进行数据量化,并且同生活结合起来,核心是利用好工具。大家可以自行思考适合自己的具体方式。
运动类APP一定要用起来,小镇之前使用的keep,但这一次改用了华为,核心是近些年万物互联的进步,华为这个生态体系更方便建立一套数据化的量化模型,增强游戏感,更详细的数据有利于支持走过最初的习惯养成阶段以及平台期。
小镇以“华为运动健康”为核心,置办了能够接入的一些设备:
运动手表(手环)、体脂秤以及血糖仪、血压仪、血氧仪等,一般来说前两个有就可以了。
运动手表(手环):重点是记录心跳,运动消耗,肯定没那么准,但能参考就行。
体脂秤同理,家用的肯定不准,否则医院也没必要测体脂的机器动辄几万几十万,但我们是要长期坚持,只要在同一个标准下,能够反映趋势即可。
还需要记录的数据就是“华为运动健康”的“饮食日记”,记录自己每日摄入,同样没必要特别精准,差不多估算就行。作用是提醒自己,知道一些吃的喝的到底多少热量,引导自己有所控制。
比如小镇时不时自己喝一点,结果记录的时候2两酒下去5公里白跑了,也就自觉了。
再说说运动。
形成运动习惯的初期,一定注意不要盲目上强度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,千万别今天1公里,明天就2公里,改天非得5公里,慢慢来。
而且这也是人性的考虑,虽然人体会根据运动和饮食自我调整,但如果每一天运动强度都上去,感觉不到进步和轻松,很容易放弃,一定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运动量,不要急着增加,让身体感觉越来越轻松,才容易形成习惯。
有三个基本事项:适度、安全、休息。
形成习惯以有氧为主,可以分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根据自己适应情况而定,小镇以4周为一阶段。
第一阶段低强度,运动高峰心跳为最大心率的60%到75%,打好心肺基础;第二阶段中等强度,运动高峰心跳可提高到75%到85%;第三阶段高强度,增大负荷,运动高峰心跳提高到95%。
从第二阶段开始可以考虑增加适量力量训练。
小镇本周刚开始,因为有一定基础,底子还不错,所以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,保持每天运动1小时,5公里跑+半小时划船机,每三天休息一天用快走代替。
其实没必要非得跑步,事实上减重效率最高的是快走,尤其“北欧式健走”能够调动人体90%骨骼肌,而跑步只能调动70%,游泳只有35%,热量消耗比普通走路提高40%以上。
百说不如一动,大家先尝试着行动起来,每天挤出哪怕半小时快走,人类毕竟是动物不是植物,得动起来。
沾爱人光,第一次听演唱会,陈粒的“洄游”北京演唱会,感觉很不错。一边听歌一边手机打字,写完已经开场半小时了,正在唱《芳草地》,得好好听歌了,
三年疫情终于回归正常,当有新变化,祝大家努力就有回报。
其他文章推荐
■
别成为那个任由宰割的“羔羊”
■
没有救世主,做自我的解放者
■
一种解法:拥抱变化,守住不变
如果喜欢,还请点赞、“在看”和关注吧
欢迎分享,让更多人发现“大树乡谈”
防失联,请关注“大树乡谈2022”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